谈闻财经 > 创业板 > 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选择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利与弊?

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选择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利与弊?

2024-07-04 06:18:29创业板

股票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方式,投资者需要有一定的投资经验和市场分析能力,才能在市场中获得稳定的回报。下面,跟着谈闻财经一起了解下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信息,希望可以帮你解决你现在所苦恼的问题。

选择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利与弊?

选择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利与弊?

情况一:未盈利

如果你的企业还没赚钱,那么目前唯一的选择就是科创板。

科创板五套上市标准中,有四套涵盖了非盈利企业,分别是“市值+收入+研发投入占比”“市值+营收+现金流”“市值+收入”“市值(医药行业)”等,市值区间涵盖了15亿到40亿。

其中,针对科创企业特征,科创板还增设了“研发投入”指标,即便你没赚钱,市值和收入都不太高,但只要研发投入够多,就可以申请科创板上市。

而目前创业板仅有1套非盈利标准,市值标准为50亿。但这项标准一年内暂不实施,需要一年后再做评估。

情况二:硬科技

如果你的企业科技够“硬”,那么科创板无疑是一个更适合的选择。

相对于创业板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科创板更强调符合国家战略的“科技创新”。看看科创板的官方定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

一方面,在上市流程上,“硬科技”企业可以更快更简单,甚至有机会做“免试生”。

中国证监会此前发布了《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上交所随即发布了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公开支持标准,便利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申报审核,鼓励“免试生”、助力“潜力生”登陆科创板。上交所明确,科创板服务的行业范围内的所有企业,如果同时符合《指引》规定的研发投入、发明专利、营业收入3项常规指标,或者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5种例外情形之一的企业,可直接认定其符合科创板定位,科创板应当重点支持和服务。

另一方面,科创板已初现“集聚效应”,身处其中可以为企业的科创属性加分。

由于是新设板块,科创板的企业构成可以说比较“纯粹”。目前,科创板在高端医疗设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行业已经吸引了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其上市公司高度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和生物医药领域合计占比超过60%,高端装备、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企业占比紧跟其后。

情况三:长三角企业

如果你的企业恰好位于上海,或者长三角区域,那么一系列的科创板上市扶持政策会让你如虎添翼。

目前,上海开展的“浦江之光”行动,正支持和鼓励更多科创企业上市。行动将通过完善一套部门联动、市区协同的协调推进机制,搭建科创企业和政策工具两个资源库,服务企业孵化培育、改制上市、并购重组三个关键环节。

其中,上海市金融工作局正会同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和上海市科委等,建设“浦江之光”科创企业库,对入库科创企业形成合力,进一步做好科创企业孵化培育和改制上市衔接工作,吸引更多优质科创企业落户上海。

而由浦东新区与上交所共同发起设立的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则把眼光投向了整个长三角。该平台积极引导各类金融资源对接长三角优秀科创企业,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基地现已建立了覆盖长三角的3200余家企业的储备库,并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上市后备库,及时筛选、培育、推荐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登陆科创板。长三角区域的各上市公司协会、证券机构、股权投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及律师事务所都已成为基地联盟成员。

最重要的是,建设中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已经汇集了众多中外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企业在登陆科创板前后,可以便捷地享受到全方位、全流程的金融服务。

情况四:想饮“头啖汤”

在科创企业眼中,“创新”很重要。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科创板无疑是一个创新的先锋。

证监会表示,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将参照科创板的做法。在实施创业板各项改革措施的同时,支持科创板尽快形成一定规模,树立良好品牌和示范效应。支持科创板在基础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推进产品创新,提高科创板投融资的便利性,更好发挥“试验田”作用。

也就是说,科创板仍然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试验田”,未来资本市场的一些创新做法,仍将最先在科创板进行试验和改革。

所以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后,将有很大机会尝到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头啖汤”。

这对于不少科创企业而言,还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深圳创业板上市条件?

(一)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5%,最近一年研发投入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且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0%;

(二)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0%;

(三)属于制造业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或者数字经济等现代产业体系领域,且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30%。

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3亿元的企业,或者按照《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等相关规则申报创业板的已境外上市红筹企业,不适用前款规定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要求。

属于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相关规定中下列行业的企业,原则上不支持其申报在创业板发行上市,但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自动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企业除外:

(一)农林牧渔业; 

(二)采矿业; 

(三)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四)纺织业; 

(五)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七)建筑业;

 (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九)住宿和餐饮业; 

(十)金融业; 

(十一)房地产业;

(十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禁止产能过剩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淘汰类行业,以及从事学前教育、学科类培训、类金融业务的企业在创业板发行上市。

中国研发投入最大的科技上市公司?

统计数据显示,剔除今年上市的次新股,去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再上新台阶,研发投入金额合计达5092亿元;同时研发投入力度稳步提升,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提高至2.31%,为历年新高。

具体到上市公司方面,847家上市公司去年研发投入超亿元,其中6家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在百亿元级别,分别是中兴通讯、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上汽集团、中国中车、中国铁建,这些公司A股市值均在千亿元,且大部分是国有企业。

在这些“千亿俱乐部”成员中,研发投入金额最大的是中兴通讯,2017年研发支出共计129.6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91%,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7个百分点。

在众多行业中,通信行业在研发上的投入是非常慷慨的;通信业上市公司去年合计研发投入289亿元,占营收比例为4.65%。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当属中兴和烽火。

中兴通讯每年在科研开发上的投入均保持在销售收入10%,并在中国、美国、瑞典、法国、日本及加拿大等地设立了20个研发中心。烽火通信去年研发支出21.39亿元排在中兴通讯之后。与中兴通讯一样,烽火通信研发投入不断加码,去年研发支出创下历史新高,首次突破20亿元。在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的同时,公司的业绩再上新台阶,去年实现盈利8.25亿元。

除了通信行业,电子行业和计算机行业相关上市公司在研发投入上也是可圈可点。

研发投入金额最大的是京东方A,公司去年研发支出69.7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43%,研发支出较上年同期增长68.43%;电子行业市值最大上市公司海康威视研发支出31.9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计算机行业去年研发投入达381.99亿元,占营收比例7.79%,均创下历年新高;研发投入最大的是紫光股份,公司去年研发支出30.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0.95%,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8%。公司研发人员扩大至5876人,占员工总数比例47.22%。目前,紫光股份专利申请总量达到8000余件,其中90%是发明专利。

相信关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谈闻财经的其他栏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发现本站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