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闻财经 > 创业板 > 创业板上市审计费用。企业IPO需要什么条件,付出多大代价(表面的和隐性的)?

创业板上市审计费用。企业IPO需要什么条件,付出多大代价(表面的和隐性的)?

2024-07-06 20:23:35创业板

财经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投资者们需要不断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实际的投资操作,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谈闻财经将会介绍创业板上市审计费用,有相关疑问的阅读者,那就请继续看下去吧。

企业IPO需要什么条件,付出多大代价(表面的和隐性的)?

企业IPO需要什么条件,付出多大代价(表面的和隐性的)?

上市的条件还是比较复杂的。

首先判断企业规模和业绩情况:主板除了规模更大外,与中小板在条件上没有明显区别。中小板和创业板的门槛相对清晰,目前中小板上市企业一般上市前最后一年净利润在5000万,创业板在3000万。这个指标不是硬性的,个别行业和个别企业可能更低些。从目前证监会的改革方向上看,中小板的门槛可能会放低。创业板要求企业的创新性和成长性较高,最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要在30%,而且相对排斥传统制造业企业。想上市的话可以自己先行评估下企业的情况:这些数不是硬性指标,但有很强的参考意义。如果预计一两年后能够达到这个指标,那从现在就着手准备上市是比较合适的。

其次要看行业:是不是限制性行业,行业的毛利水平,企业在行业中是否占有龙头地位或者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行业是不是有成长性……

再次看企业的历史沿革:出资、股权之类的是不是清晰,民营企业是不是涉及集体企业改制问题 ,实际控制人最近三年是否发生过变更……

然后看经营:是否依赖大客户或者单一市场,抗风险能力如何,是否依赖关联交易,有没有同业竞争,如企业能有点技术含量最好,专利、商标、土地、房屋权属是不是清楚,上市募来钱准备投什么项目……

还有合法性:最近三年是否受过重大处罚,包括税收、环保、土地、社保、海关等等各个方面。

还有很多条件,具体的可以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

费用有几种,最表面上的是给中介机构的费用,包括给券商的保荐和承销费、给会计师的审计费、律师费、评估费用等等。承销费是大头,一般是上市后实际募集资金收入的一个百分比,但这笔费用由于是上市成功后才给的,实际上用的是股民的钱,上市不成功就没这笔钱了。审计费两百万左右,律师费一百万左右,其中也有一部分是上市成功后才给的。评估费很少。券商、会计师和律师一般会在现场常驻,所以有一块儿食宿费用。隐形的费用最大头可能是补税的钱,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上市前的财务报表不是很规范,可能会少计利润,上市前审计的时候是要还原成真实情况的,就涉及一笔补税的钱。在规范运营的过程中也会有额外成本,比如环保设施的安装和运行费用、职工社保公积金等。最不到明面上的钱是财经公关费用,这个数额就不好说了,视企业资质而定。上市的过程中还会有一些印刷、路演、酒会之类,这就是小费用了。

我就是做券商的,如有兴趣,可以细聊。

企业上市前的股份制改造,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中的评估难题

创业板——这3个字已经让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盼望了太久。如今,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热情高涨。而在其改制过程中,评估行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尽管这是一个不小的市场,但在评估行业当中,许多人对此都非常谨慎。

无形资产评估难题待解

在对中小企业进行资产评估的过程中,无形资产是让人颇为头疼的一块内容。

对于创业板来说,期望在此上市的很多中小企业都属于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账外资产的认定也比较难。

无形资产有其不确定性,而且风险很高,资产评估方法的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一般来说,资产评估方法主要有3种: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而自2004年起,按照相关规定,评估师可以自行选择评估方法。这样,就会出现不同的评估结果。

假若使用成本法评估企业价值,资产不仅包括账面资产,还包括未计入资产负债表的账外资产,而账外资产的界定则是评估中面临的难题。假若使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以企业产出决定企业价值,可以省略资产界定的困难。如果采用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应该特别重视资产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其账面资产可能很少,但收益率高,风险也高,这是在评估时需要予以关注的问题。

创业板的细则中,很多内容涉及到专有技术,那么这种技术潜力如何、怎样量化,就是评估机构要做的。而无形资产的评估,正是我们遇到的难点。关键是对技术带来预期收益的测算,非常难。成熟专利可以量化,而对于新技术的评估,不同的评估师有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评估师来说,这就是风险,也是他们目前所困惑的。

关于商誉的争议

商誉的测算也是难题之一。

在股份转让的会计处理中,企业的总价值超出有形资产的部分,即是商誉,商誉无法单独量化。

对不同的企业来说,无形资产的含量及其潜在价值,都不是商誉所能解释的。比如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含量、生产能力以及“人”潜在的价值,都不能称为商誉。商誉是经营过程当中产生的获利能力,而不是技术含量创造的。对于老字号而言商誉就更为确切,高新企业、IT企业的商誉就不好量化了。只能说存在一个差额,而这个是否称作商誉,还有待商榷。

更何况,商誉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在涉及到股权购买的账务处理时,才会涉及到商誉的增值减值。商誉可以入账的情况,仅仅是在股权购买过程中,购买的价值与实际的价值有差异的情况。

高风险高收益的市场风险和评估收入的不对称,也是评估界人士烦恼的问题之一。

从风险角度考虑,我们现在只做自己能把握的、已经有了明显获利表现的企业——规模虽然没有达到主板要求,但是有效益,只是需要注入资产来帮助其扩大再生产或者寻找新的增长点;对于那些还处在前期研发阶段、未来市场不可预知、完全需要靠外部资金注入来支持的企业,我们就会考虑是否受理。虽然后者似乎更有‘创业’的味道,但毕竟风险太大。

“黑马”固然可贵,比如初创期的微软,当时几乎没有人能理解这种技术。但是如果看走了眼,企业上市之后,产品得不到认同,不能盈利甚至最终退市,那风险就太大了。

一般目前评估的收费标准是按评估值来计算的,但创业板的风险如此之高,收费标准并没有提高(没有考虑其风险),同时却可能要承担不小的责任。从目前的要求我们理解,我们的责任是对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时的市场价值的评估。企业最终上市之后,一旦出现问题,中介机构和证监会的责任究竟应该怎样分担?这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目前评估公司的业务,仅仅是在上市公司设立阶段,而企业什么时候能够上市,则是另外的事了。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将上市企业招股说明书中的评估报告,往往是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前的报告,而时至招股日,情况可能早已发生变化。

在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定价,是财务顾问根据一定的模型计算出来,招股说明书中是咨询性的定价,而评估的价格则与此有一个差额。在很多人看来,上市招股说明书中评估报告不重要,审计报告才重要,这对于创业板企业来讲是不能完全反映其真实情况的。

创业板的企业如何进行评估,出具何时的报告,规则如何确定,是需要学界及业界进行讨论的

当然,由于我国法规还有待完善,解决这些不是单凭施工自身的努力就能够做到的,但应尽其所能,将“水分”减少到最低限度,如加强已完工工程的计价工作,把挂账的在建工程数额及时转入当期损益,如果因某些原因不能按时从业主方收回价款,可按照建造合同关于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有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对于应收账款的处理,是一项比较复杂而艰难的工作,往往是因为业主资金不到位造成不能及时收回,这虽然不是施工企业自身原因所致,但资金长期收不回,很可能成为呆账、坏账,给企业带来损失。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催款办法,在这一方面有的企业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至于债务方面,施工企业的主要构成是应付工程款及购货款两大部分,有的单位还有短期借款。债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资金问题,此外,企业自身也会因管理不善,对施工队伍工程量的核实不严格与计价制度不健全,对外购设备、材料价格调查不细致,从而导致负债产生。因资金紧张而形成的债务应加强“资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做到“收有保证,支有主次”。因管理不善而形成的债务除对责任人予以严惩外,还要加强管理和明确分工。

(三)询证函的收发

询证函是为证明企业在审计报告期债权、债务及货币资金状况而向款项对应单位或个人发出的书面证明材料。其格式一般由进行审计的师事务所提供,由企业根据账面记载情况向有关单位或个人发出,经对方签字盖章后退回,交给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检查企业账款真实性的原始依据,并作为申报上市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询证函可分为账款询证函和银行存款询证函两大类。前者主要是对债权、债务单位发出,后者是对企业开户银行发出。对施工企业债权、债务要根据审计报告期账面反映的数据逐笔填列并按单位逐个发函。这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工作,一是因施工企业流动性大,涉及的单位数量太多,在地理位置上覆盖面广;二是需要对方单位积极配合。因此一定要与对方单位加强联系,尽量缩短询证函的往返时间。当然,在日常工作中应尽可能及时结清往来账项,也是加速该项工作的基础。

二、资产评估

股份制施工企业除接受审计外,另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进行资产评估。一般来讲,对施工企业资产的增值或减值评估主要是针对固定资产进行的,因为固定资产跨年度时间长,其价值都是以购入时的原始价值作为记账依据的,经常多年不变,其账面反映的原值和净值多与市场价不符。财会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完整的固定资产台账、卡片登记制度,并经常同设备管理部门及设备使用单位进行核实,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是顺利开展资产评估工作的重要基础。在资产评估过程中,企业的主要工作就是:按评估机构提供的资产评估明细表,按规定格式和要求对资产进行逐项逐笔填列,为评估机构实施评估做好充分准备。当然,接受社会审计与进行资产评估只是股份制施工企业上市的必要环节,除此之外要进行的财务准备工作还很多。比如,剥离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非经营性资产、负债、权益,调整财务系统的结构模式、管理架构及业务操作,按上市公司要求进行财会人才培训等,企业均应按有关要求认真、细致地做好,并按期完成。

新三板上市需要哪些步骤

申请新三板挂牌流程,须与主办券商签订推荐上市流程协议,作为其推荐主办券商向协会进行推荐新三板上市流程。申请新三板上市流程主要包括:

1、拟上市的有限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新三板上市流程申请在新三板挂牌的主体须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故尚处于有限公司阶段的拟挂牌公司首先需要启动股改程序,由有限公司以股改基准日经审计的净资产值整体折股变更为股份公司。

2、主办券商对拟上市股份公司进行尽职调查,编制推荐挂牌备案文件,并承担推荐责任。主办券商推荐非上市公司股份挂牌新三板时,应勤勉尽责地进行尽职调查,认真编制推荐挂牌备案文件,并承担推荐责任。主办券商进行尽职调查时,应针对每家拟推荐的股份公司设立专门项目小组。项目小组应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协调配合,完成相应的审计和法律调查工作后,根据《主办券商尽职调查工作指引》,对拟新三板上市公司历史上存在的诸如出资瑕疵、关联交易、同业竞争等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制作备案文件等申报材料。

3、主办券商应设立内核机构,负责备案文件的审核。主办券商不仅应设立专门的项目小组,负责尽职调查,还应设立内核机构,负责备案文件的审核,发表审核意见。主办券商根据内核意见,决定是否向协会推荐该公司新三板上市。决定推荐的,应出具推荐报告(包括尽职调查情况、内核意见、推荐意见和提醒投资者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向协会报送备案文件。

4、通过内核后,主办券商将备案文件上报至中国证券业协会审核。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审查主办券商报送的备案文件并做出是否备案的决定。证券业协会决定受理的,向其出具受理通知书并对备案文件进行审查,若有异议,则可以向主办券商提出书面或口头的反馈意见,由主办券商答复;若无异议,则向主办券商出具备案确认函。

应答时间:2021-08-06,最新业务变化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企业上创业板的费用是多少?

统计数据显示,在2006年至2008年中小板上市企业共计154家,除海亮股份与华锐铸钢之外,剩下的152家企业的上市费用总支出为24.78亿元,平均下来每家企业需支付1630万元,保荐机构共收取承销费和保荐费17.85亿元,平均下来,保荐机构每单收取费用1174万元。联合证券一位券商保荐人算了一笔券商的成本账,在正常情况下,假设项目在会一年,保荐人的费用(包括签字费、持续督导费用等)150万元左右,项目组成员差旅成本100万元左右,分摊的项目人员工资(含保荐代表人工资)约200万元左右,还有税金、综合成本等等,在不计奖金的情况下,做一个项目费用大概在500-600万左右,但如果2年才能出一个项目,收费1400万,券商估计都不赚钱。对于一些券商而言,创业板形同鸡肋,投入的精力与收入不符合,但是对于一些擅长中小板项目的券商而言,也许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投行进入微利时代创业板还未落地,关于上市费用争议已沸沸扬扬。拟上市公司深圳市脉山龙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汪书福表示,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存在募集资金成本的问题,因为上创业板的企业融资金额少,企业财务实力也弱,企业募集资金总额有限,但却要支付与中小板相同的费用。上述数据显示,152家企业中,仅36家企业的保荐承销费低于1000万元,在这36家企业里,国元证券保荐承销的报喜鸟(002154.SZ)费用最低,仅450万元。报喜鸟的上市费用合计为748万元,发行2400万股,募集资金净额为2.9亿元,也就是说,该公司每股的发行费用约为0.31元。余下的116家企业保荐承销费均高于1000万元,主要集中在1000万元至2000万元之间。在这116家企业中,高盛高华保荐承销的 宁波银行(行情 股吧)(002142.SZ)费用拔得头筹,高达10450万元。宁波银行发行45000万股,募集资金净额402696万元,上市总费用支出11304万元,每股发行费用约为0.25元。2005年1月1日,证监会为进一步做好《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实施工作的通知显示,自2005年1月1日起,在保荐代表人具体负责推荐的发行人证券发行前,中国证监会不受理该保荐代表人具体负责推荐的其他发行人的证券发行申请。这表明,一个保荐代表人只能有一个在会项目,那这名保荐代表人在项目报会至发行期间为“冻结期”,无法签署其他项目。有投行人士表示,在当前IPO暂停的情况下,在会的项目已高达400个左右,按照一个项目需两个保荐代表人保荐的要求,大约有800个保荐代表人处于冻结期,无法签署其他项目,如此便形成了保荐代表人的稀缺与高薪,券商的成本高企。“听说有保荐机构表示创业板收费450万就可以做。”广州某券商投行人士无可奈何地说到:“这样的收费标准,保荐机构可说无盈利,对中金,中信这样的大机构来说,创业板的IPO形同鸡肋。”对此,深圳某券商投行部门负责人坦言:“对于只做大项目的中金、中信之类的(券商),投入太大精力做创业板意义并不大,利用创业板做直投会更好一些,和承销业务一样,直投同样是强者为王的生意,只有少数券商可能成为胜利者。”2008年,中信证券就开始尝试中小板业务,来自WIND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信证券共承销中小板项目4家,合计收取承销及保荐费用9718万元。而 中金公司(行情 股吧)投资银行的业务结构相对比较单一,依旧维持着一贯的承揽大型项目。国泰君安(行情 股吧)研究梁静也表示,创业板预期明朗,直投业务能力强的中信等也将受惠于所投资企业的上市。谁的机会?创业板的渐行渐近,对于在中小板长袖善舞的 国信证券(行情 股吧)、平安证券、 广发证券(行情 股吧)等券商来说,却是一块大蛋糕。上述数据显示,国信证券以共计保荐承销企业21家名列榜首,保荐承销收入总额为35783万元,平均每单收入为1703万元,高于行业平均值1174万元。排名第二的平安证券共计保荐承销18家,收入总额为26859万元,排名第三的广发证券则保荐承销中小上市公司13家,除海亮股份未统计之外,其余12家收入总额为17261万元。海通证券(行情 股吧)与 光大证券(行情 股吧)分别以保荐承销8家、7家排名第四、第五。五家券商在2006年至2008年期间,中小板承销及保荐的收入总额已高达10380万元,占据总保荐承销金额的42%左右,成为大部分收益的获得者。国泰君安研究员梁静指出,虽然创业板推出的时间难以确定,但创业板的制度设计逐渐明朗,这将有助证券公司创业板业务的开展以及收益预期的明确。据她预期,2009年创业板承销收入约4-6亿元,2010年将提升至15-20亿元。国信证券投行部一位人士也透露,“目前我们已经成熟的创业板项目在40个左右。”。据其介绍,国信证券投行总部下面设立的17个投行部门,每个部门手中至少有2个已经相当成熟的项目,每年的净利润增长都在30%,许多项目甚至符合 中小企业(行情 股吧)板的上市标准。投行人士称,包括位列中小板前三位的国信、广发、平安三大券商,目前储备的成熟的创业板项目已超过100个。其中,国信约40个,广发约30个,平安约30个。截至5月14日,来自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国信证券目前拥有保荐代表人91名,广发证券60名、平安证券52名。“虽然目前创业板的保荐制度细则尚未出台,但保荐人数量还是成为券商能上多少创业板项目的保证。”国信证券投行一位人士认为。

会计四大费用是什么?

制造费用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分析:

四大昂贵的收费是有历史原因的。“四大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和垄断地位,而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历史还很短。”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我们要和国际的会计制度接轨,国企到境外上市也要符合国际准则,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所有的大型国企都要用四大来进行审计。”

由于专业技术的先进和市场的垄断,四大在审计行业基本上处于“仅此四家,别无分店”的局面,因此可以“漫天要价”。在近几年中注协公布的中国会计师事务所排行中,四大一直排名前四,无可撼动,市场份额达到50%,而其他数百家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则分享剩下的不到50%的市场。

本土所开始抢占市场

随着本土所的崛起和四大之间的竞争,与其他行业一样,审计行业也打起了“价格战”,审计费用有所变化。

本土所收费较低,因此颇受中小型企业的欢迎。记者发现,今年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本土所进行上市的审计,而近年来国内的大型企业的IPO,比如中国中冶的A股上市,也选择了国内所进行审计。

去年国务院发布了56号文件,提出支持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在接下来的5年内将会重点扶持10所左右有核心竞争力、能够提供跨国专业服务的本土所,并将打造“百年老店”。这意味着,只要本土所能在专业技术上跟上国际水平,今后国有企业的审计,将会有意识的向本土所倾斜。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新会计准则已与国际趋同,中国注册会计师准则也与国际接轨。显著的表现是,中国已与香港互相承认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而近日财政部和证监会又开始选拔一些本土所进行H股审计试点,更加增强了本土所竞争H股客户的信心,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国家的支持,加上低廉的价格,使得本土所在与四大的竞争中愈发的有力。

四大之间压价恶性竞争

虽然四大收费颇高,市场份额也大,但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也不惜通过压价来吸引客户。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2007年起,四大当中就有一家开始通过低价竞争来挖客户,客户增多了,又去其他家高薪挖审计人员,结果导致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审计费用不断被压低,优质团队也被不断挖走,造成了审计质量的下降。而该所在经历了短暂的市场份额激增后,又开始大规模裁员以降低成本。这种做法,对审计市场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

除了恶性竞争导致审计费降低之外,金融危机也造成了一些企业无法拿出原来那样高额的审计费。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些企业在2009年的审计费甚至打了对折。“由于这些企业是我们的老客户,我们要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我们只能选择与客户共渡难关”。不过,对于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国有企业来说,审计费打折显然是没有必要的。

虽然生活经常设置难关给我们,但是让人生不都是这样嘛?一级级的打怪升级,你现在所面临的就是你要打的怪兽,等你打赢,你就升级了。所以遇到问题不要气馁。如需了解更多创业板上市审计费用的信息,欢迎点击谈闻财经其他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发现本站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