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闻财经 > 问答 > 实际控制人怎么查--怎么证明是实际控制人

实际控制人怎么查--怎么证明是实际控制人

2024-05-20 00:42:49问答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财经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然而,信息过载也成为了一个问题,如何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了投资者们需要面对的挑战。谈闻财经带大家认识实际控制人怎么查,如果你们也遇到这种问题,相信看完本文,你们就懂得怎么解决了。

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

4月26日,上市公司九芝堂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成为ST九芝。原因是因出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事项,公司被出具否定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九芝堂股票交易申请于2024年4月25日停牌一天,实行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由10%变为5%。

一、这是又一起关键少数非法牟利让无辜投资者为其买单的警示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隐性权力大于显性权力的现象。证监会披露的大量行政处罚和禁入公告,都充分证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会(董事)、监事会(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关键少数”,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策划者、受益人和责任人,真正的最终决定者。

经过ST九芝自查,2022—2024年,公司二级全资子公司牡丹江博搏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存在使用非公司银行账户收取疏血通注射液销售代理权保证金的情形,且九芝堂认定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李振国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情况。具体而言,2022年3月至9月、2022年9月至10月、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的占用金额分别为3000万元、4500万元、3700万元。最高日占用额为4500万元。

截至2024年4月25日,上述账户内的全部保证金余额已全额原路退还给代理商或者代理商的实际控制人,博搏医药与上述相关代理商正重新签署合同,并由博搏医药公司账户接收其保证金;上述资金占用情形已消除,占用资金按照3%的利率(为李振国与相关账户约定的借贷利率)产生的利息215.78万元已偿还至博搏医药。

二、实控人连续被出具警示函和频频质押股权,说明一股独大,内控失控

Choic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7月,A股市场已有1052家上市公司的股东进行了股权质押,质押总额超过7300亿元。从股权质押的比例来看,有153家公司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超过50%(含),42家公司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达100%。其中744家均是公司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占比超过七成。

一股独大一票否决

虽然说股权质押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手段,同时也是业绩风险股价波动风险的直接诱因。而信息的不对称,更加导致二级市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无法甄别质押对公司资金周转压力,尤其出现的质押融资资金去向不明和跑路等问题都是巨大隐患。

九芝堂的实际控制人李振国就是以其持有的友搏药业股权和受让九芝堂原控股股东股份入驻九芝堂。而李振国现在仍为友搏药业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博搏医药就是友搏药业全资子公司。等于三家公司都是他一人说了算。自然,三家公司的财务用章大权一人独揽。

这样的公司岂能独善其身。

九芝堂通过自查发现相关异常本身就不正常。说明公司实控人管控了公司一切。因为,九芝堂生产经营中因违反相关规定两次收到监管机构出具的警示函。

2019年1月,李振国因九芝堂在受让北京科信美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的过程中未将该笔交易认定为关联交易并予以披露,亦未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且未充分披露交易对方与李振国的关联关系,被湖南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记入中国证监会诚信档案。

2020年4月,九芝堂未按规定将全资子公司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的金额近4000万元的销售退回事项反映在财务报告中,以及未公告友搏药业修改销售政策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湖南证监局对李振国及相关高管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股权争夺

而这次的自查显示,仅仅间隔一年后再次连续两年出现问题。证明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本身就是造假。不仅存在内幕交易问题,也存在严重的财务审计把关失控问题。纠错机制流于形式。

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九芝堂控股股东、实控人李振国频繁质押股票。2024年至今已经发生3次。

1月25日和2月8日,李振国两次分别质押公司股票3000000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2.78%;

3月1日,李振国质押12960000股,占其所持股份的6.02%,占公司总股本的1.51%。

截至2月28日,李振国持股数量为215398371,持股比例为25.17%。累计质押股份126653871,占其所持股份比例58.8%,占公司总股本的14.8%。

三、亟待出台根治“关键少数”违法违规侵犯全体股东权益的专项法规

这一案例反映的问题实质不仅仅是实际控制人挪用上市公司资金那么简单。因为,公司被ST特别处理,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公司信誉、市值、市场、投资者整体都将蒙受重大损失。无疑,遭受最大损失的躺枪者是二级市场无辜的投资者。这再次引起我们对当前上市公司处罚主体失当和错位问题的深入思考。

实控人遥控财务造假 图片来源 新华社

4月12日,国务院印发我国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从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高度再一次规划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大计。

就像证监会主席吴清对新的国九条做出的解读:与前两个“国九条”相比,本次出台的意见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充分体现资本市场的政治性、人民性。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资本市场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更加有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二是充分体现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要坚持稳为基调,强本强基,严监严管,以资本市场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三是充分体现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特别是针对去年8月以来股市波动暴露出的制度机制、监管执法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及时补短板、强弱项,回应投资者关切,推动解决资本市场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加快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围绕国九条,证监会推动建立资本市场“1 N”政策体系所涉及到的发行监管、上市公司监管、证券公司监管、交易监管等方面的制度规则,紧紧围绕提高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获得感进行深化改革。

这一切工作的重点之一,自然是上市公司。要从根本上杜绝解除“关键少数”对上市公司实施财务造假、侵占、挪用上市公司资产等违法犯罪行为,强化对实际控制人的法律法规约束显得尤为关键。

第一,建立强制性法律法规制度,确保上市公司的独立性

必须做到机构独立、业务独立,与实际控股股东在人员、资产、财务方面全面分开。控股股东要依法行使出资人权利,不得侵犯上市公司享有的由全体股东出资形成的法人财产权,甚至违反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程序,插手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干预上市公司经营决策,损害上市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第二,突出对违法实控人的追责,彻底纠正处罚主体失当错位问题

九芝堂实控人违法,全体投资者躺枪就是最典型的例证。根据证监会披露的大量行政处罚和禁入公告显示,聘任会计师事务所的真实身份人是一股独大的实际控制人以及其控制的董事会、股东大会。一股独大不仅实际控制操控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屡屡出现财务造假的公司,无一不是实际控制人是财务造假的主要策划者、受益人。而当前所有的处罚板子都拍在了上市公司身上,而实际作假的控制人却不是被处罚的主体,甚至不受丝毫牵连,其结果是,上市公司再遭重大损失,中小股东利益受到严重损失。必须明确规定,对财务造假案件的罚金必须由实际指挥控制造假者支付,以免对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造成二次利益损害。

第三,制定建立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维权保障机制的专项法律

上市公司或实际控制人中出现的恒大系、中植系这这等讽刺到极致的“大到不能倒”的金融蛀虫和祸国殃民的灾星,正是实际控制人兴妖作怪。九芝堂的二级市场投资者完全可以向实控人发起投资亏损索赔。

严防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

根据新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民事诉讼法》和刑法修正案(十一)等相关条款,专门建立股东集体、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完善民事损失赔偿制度,鼓励投资者利用“集体诉讼制”寻求民事赔偿诉讼救济,追究控制人股东、上市公司及其高管恶意欺诈、造假滥权等一系列违法行为。尤其要不折不扣落实刑法修正案(十一)强化对“关键少数”的刑事责任追究规定,大幅提高信息披露造假、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和操纵市场四类证券期货犯罪的刑事惩戒力度。

第四,彻底改革上市公司审计制度

明确将公司的审计委托权力交付于公司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负责会计师事务所的选聘和委托工作,杜绝实际控制人和高管层干涉。

审计委托方案提交董事会、股东大会表决时,实际控制人或大股东回避表决。或者统一规定由证监会牵头,指导证券交易所统一向上市公司收取审计费用,再由交易所直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

从国家新制定法律层面增加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境内上市公司的外调权。国家地方财政司法部门和证监会赋予认定的审计机构有权对公司涉及到的供应商、客户和金融机构等,授权延伸审计,有效破除当前猖獗的金融机构协助上市公司虚构银行存单票据等黑色利益链条。

第五,把信息造假作为强制退市的法律条款

作为上市公司,其责任就是必须毫无保留地落实信息披露所要求的强制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这是保障所有投资者同时获得上市公司信息的同等权利的关键所在,也是体现三公原则的关键渠道。

正如证监会在如何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新国九条所强调的那样,要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健全防假打假制度机制,完善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体系,明确将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实施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以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隐瞒相关事项导致公司披露虚假信息等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范围。控股股东要依法行使出资人权利,不得侵犯上市公司享有的由全体股东出资形成的法人财产权,甚至违反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程序,插手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干预上市公司经营决策,损害上市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这等于特别强调上市公司的监管核心必须瞄准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强化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的责任追究。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实控人违法犯罪无辜投资者遭受财富损失的乱象。这是提升中国股市投资价值的关键所在。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实际控制人怎么查。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谈闻财经的其他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发现本站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